August 13, 2012

《新店直擊》梅光軒 - 矚目, 卻失色的拉麵過江龍

位於銅鑼灣的全新商場 Hysan Place (希慎廣場) 日前正式開幕, 除了為愛逛街的女生帶來一個好去處外, 一下子多了數十家食店, 對食客來說也是一個大喜訊。云云食店中最受注目的, 是熱潮仍未冷卻的兩家全新拉麵店 - Rasupermen梅光軒

之前已介紹過尚未開業的 Rasupermen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這次則跟大家分享一下與商場同步開幕的梅光軒


梅光軒來自北海道旭川市, 創辦於 1969 年, 簡單來說是旭川拉麵的代表, 現時於北海道有五家分店, 海外則有兩家分店設於新加坡, 香港則是第二個該店踏足海外的地方。

梅光軒首家香港分店位於 Hysan Place 地庫二層 Jason's Food & Living 內, 小小的 Food Court 範圍只有三家食店, 除了梅光軒, 只有一家雪糕店和壽司店, 甚至連商場內的管理員也不知超市內有這個 Food Court 的存在, 所以還是走到這個樓層, 詢問超市內的職員比較好。


於正式開業的首個星期日來到, 當然人頭湧湧, 加上 Jason's 超市內有大量樽頸位, 要來到這裡也要花上一定的時間和氣力。Food Court 內座位不多, 圍繞著梅光軒的只有約十個吧檯式座位, 另有約十個座位則座落在不同的角落, 其實也給梅光軒佔據了。

由於實在太多人的關係, 加上 Food Court 是往洗手間和 Starbucks 必經之路, 熙來攘往, 環境實在很嘈吵, 並不是一個理想的進食環境。


椅子是給坐滿了, 幸好也沒有人龍, 店方在系統上也有特定的安排, 顧客必須獲安排好座位, 方可點選拉麵, 以免出現顧客立食的情況, 是個細心位。

選擇方面, 是三種湯底 (醬油﹑ 鹽﹑ 味噌) 加 四種配料 (基本﹑ 牛油粟米﹑ 野菜﹑ 叉燒) 的組合, 價錢和配料選擇掛勾, 由 $75 至 $90 元不等, 每款組合也清楚顯示出來, 既簡單又清晰, 只是價錢方面以 Food Court 和實際環境來說較為進取。


店員會為每位客人奉上一杯凍麥茶, 新張期內如持有於超市內派發的優惠券, 則可獲贈蘋果汁一杯, 可是味道是非常的甜, 是大部份朋友也未能接受的甜度, 簡單點來說, 寧願不送也罷。


醬油拉麵是新張期內唯一特價的款式 (原價 $75, 特價 $65), 據同行友人說是日本總店的「名物」, 可是論賣相已扣了不少分數。湯底比於 Rasupermen 的截然不同, 這裡的較混濁, 脂肪亦較多, 以豚骨﹑ 雞﹑ 昆布等煮成的湯, 喝起來多了一份豐厚感。


加了 $10 換來的半熟蛋, 論賣相已甚為趕客, 同行友人第一反應更說:「搞乜鬼?」, 是本港近年的拉麵熱潮以來「檸茶」遇到賣相最遜色的一個半熟蛋, 味道亦可想而知吧?


比「檸茶」較早來到品嚐的朋友, 都感覺其麵條「像公仔麵」, 而這點於是日亦親身體驗得到, 論賣相的確有九分相似, 但其他方面 (包括味道﹑ 質感等) 其實也甚為不同, 仔細點看其實麵條較粗, 麵質亦較煙韌, 且有咬口; 味道方面, 「無添加」自家製麵條向來是店方的賣點, 沒有採用任何添加劑和雞蛋製造出來的麵條, 雖欠一份蛋香, 但整體質素不俗, 尤其配上鹽味湯底, 味道更佳


鹽味牛油粟米拉麵的賣相比之前那碗更不吸引, 簡單點來說是「Hea」。湯的份量較多是好事, 卻把大部份配料浸著, 加上色澤同樣不吸引的湯, 正所謂色﹑ 香﹑ 味俱全, 看來店方要研究如何在 Presentation 上更能吸引顧客。


據說這店最強的是醬油湯, 但這裡的鹽味湯卻一點都不失禮, 不會像一些店子般真的只會下數粒鹽便草草了事, 相信跟醬油味的湯底同出一徹, 然而鹽比醬油跟湯底來得更為討好, 實踐「簡單就是美」的效果。


蔥粒是平日較少人留意的一環, 但這裡的蔥粒味道比一般店子的明顯濃烈得多, 而且非常新鮮, 是選材上的認真。



叉燒方面, 亦是非常遜色的一環, 肉質乾身, 又簿又易散, 味道又是「唔食都知唔好食」。以一家甚有背景的過江龍來說, 是有點想不到的。



單單以麵和湯來說, 其實梅光軒的質素是不俗的, 特別是曾經到訪過當地總店的同行友人說到, 這裡的湯有「旭川的味道」。可是﹐ 其他配料如叉燒和雞蛋等則大有改善空間, 加上不太便宜的售價和較遜色的用餐環境, 相信店方要從多方面去作出適當的改善, 才可力挽狂瀾。

---












梅光軒

香港銅鑼灣500號希慎廣場地庫 B2 Jason's Food & Living

August 09, 2012

《新店直擊》Rasupermen - 「後米芝蓮」拉麵店,回歸原始的感動

曾獲米芝蓮一星級的高級日式拉麵店 Mist 早前無息無息地結業, 後來從報章上才得知背後的故事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店主亦迅速地將原址改為一家泰國餐廳, 名叫 Sawasdelight, 以 Spa 水療式泰菜作主打, 可謂相當特別。


至於 Mist 的拉麵班底又如何? 會否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然不會吧, 原有班底選址全新商場 Hysan Place (希慎廣場) 開設全新拉麵店 Rasupermen, 並於 8 月 10 日跟商場同步開業。

從店子的新名字來看, Rasupermen 是拉麵 (Ramen) 和超人 (Superman) 的混合體, 甚至連商標設計也有濃厚的超人影子, 除了突顯其前身 Mist 於本港日式拉麵界的超然地位外, 相信店主對其店子的出品也相當有信心。


還未到開幕日, 這位「超人」已有所動作, 於其位於新會道的原址開設 Pop-up Store, 除可滿足一班粉絲的渴望外, 亦可為新店子來個熱身。


Pop-up Store 於 8 月 6 日至 8 日期間出現, 每晚只開放兩小時 (晚上 6:00-8:00), 還以為會像一般拉麵店般只要 Walk-in 便可, 後來才發覺接受訂座, 座位更已被訂得一乾二淨。

來到最後一晚 (8 月 8 日) 才有空, 反正也要到銅鑼灣, 便即管前來碰碰運氣吧!晚上 6:50 來到, 竟然給「檸茶」幸運地拿到是晚 (亦可能是整個 Pop-up Store 活動中) 最後一個 Walk-in 位置, 被安排坐在最接近門口的一張檯子, 圓身的椅子很高, 檯子則較矮, 感覺是不太舒服的, 尤其須要俯身來吃麵的時候, 但此刻卻想:能夠被安排入座已是大幸了, 還能祁求甚麼?


看一看餐牌, 發覺選擇甚多, 單是拉麵已有六款, 還未計冷麵等的選擇, 以 Pop-up Store 來說可謂陣容鼎盛, 其中最值得留意的, 是眾多口味中並沒有任何豚骨湯選擇, 大致上跟前身 Mist 的選擇差不多, 只有鹽、醬油和味噌湯的選擇, 可謂還原基本步, 是現時本港以豚骨湯為主導的市場上一道清泉。

「檸茶」自少愛上吃拉麵的典故已在麵屋武藏的文章內提及過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但那裡的拉麵已面目全非), 很記得, 自己第一碗接觸的拉麵是醬油湯來的, 因此, 來到 Rasupermen 便選擇了最基本的醬油拉麵來品嚐一下。


等了一陣子, 這碗醬油拉麵便送到檯上, 店子沿用跟前身 Mist 相同的碗子盛載, 份量不算大, 但從賣相來說, 是相當吸引的, 特別是色澤光鮮, 看來卻甚為濃烈的醬油湯。


這個醬油湯的味道可以用「鮮甜」來形容, 看起來濃濃的卻不會太鹹, 而其鮮味相信來自其經過長時間熬製的湯底, 如果真的要挑剔的話, 只略嫌面層的油份多了一點點 (可參閱下圖), 但整體來說已屬上佳水平了。


麵條方面, 落單時並沒有任何軟硬度的選擇, 來到的自然是標準版本。這裡用的是較粗身的直身麵條, 軟硬度非常洽當, 顯出廚師的功架, 吸湯能力不錯, 吃麵時連帶部份醬油湯一起放進口中, 效果討好。


做好的拉麵上面放上了兩款蔥碎和少量筍絲, 以作輕輕的調味, 屬簡而清的設計。


叉燒一向都是 Mist 拉麵的亮點所在, Rasupermen 也是一樣, 這塊叉燒只可以用「入口即溶」來形容, 其肉質的滑溜程度可想而知, 由於脂肪比例較高, 那份額外油香跟原有的肉香融為一體, 是「檸茶」吃過最高質素的一塊拉麵叉燒。


另加一顆半熟蛋 , 現在於拉麵店找到高質素的溏心蛋已很普遍, 可是, 像這裡能做到中央完全晶瑩通透的實在少見, 味道不俗, 加上一流的質感, 是叉燒以外的另一驚喜。


吃了一碗相當滿足的拉麵, 但這裡的服務同樣值得一讚。店員們的態度非常友善和親切,  服務到位之餘, 卻不會為顧客帶來壓力, 卻能感受到每一位店員都是發自內心的, 從以下這個簡單的例子便能引證得到:

其中一位女店員前來問「檸茶」對食品的感想後, 「檸茶」便要求結賬, 從賬單中發現一個折扣, 該店員便隨即說:「要你坐在這個較為不舒服的座位上, 有點不好意思, 因此給予這個九折給你, 作為小小心意。

從前文所說, 其實是因為「檸茶」沒有預先訂座, 才被安排坐在這裡的, 店員卻認為是他們安排不週所致。其實感到不好意思的應該是「檸茶」, 除此之外, 卻感到一份溫暖, 因為這種服務態度一般只會在日本才能找到, 香港來說實在非常罕見, 亦是這店值得加分的地方。


結賬過後, 這家 Pop-up Store 亦於當晚正式結束, 還以為多等兩天, 即 8 月 10 日 Hysan Place 正式開幕當日便可以到正店一趟, 可是最新的官方消息所得, Rasupermen 未能跟商場同步開業, 粉絲們要多等一會了, 但是這個等待絕對值得!

熱切期待中!

---










Rasupermen Pop-up Store
銅鑼灣新會道4號地下

Rasupermen
香港銅鑼灣軒尼詩道500號希慎廣場12樓1203室
2881 5006

July 26, 2012

《香港餐廳週》one-thirtyone - 神秘國度的完美用餐體驗 (下篇)

(上篇)


首先, 要說一下 one-thirtyone 這次 Restaurant Week Menu 的最大賣點, 便是其極為吸引的價錢。平日這裡的四道菜午餐價格為 $600+10%, 六道菜晚餐價格則為 $1200+10%, 而 Restaurant Week Menu 四道菜晚餐的價格則為 $438+10%, 菜式跟 Regular Menu 的大致相同, 並不會出現偷工減料或將貨就價的情況, 為避免顧客因少了兩道菜而吃不飽, 店方還刻意把四道菜的份量加大, 可謂誠意十足。


July 23, 2012

《新店直擊》北海道牧場餐廳 - 「牧場」首度進駐九龍, 狀態回勇!

很多香港人都很喜歡吃「常餐」, 無論早上、下午或晚上, 總要有一個「常餐」落肚, 「檸茶」也不例外。

自從澳洲牛奶公司走紅, 以「數分鐘」的速度蜚聲國際後, 「常餐」已成為港人的一種文化, 這幾年間亦有不少以這類「常餐」作主打的食店出現, 但求在這個市場上分一杯羹, 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有「港島澳牛」之稱的華星冰室 (業務已擴展至九龍) 和北海道牧場餐廳, 這兩個品牌現已成為實力派連鎖。



華星冰室於數月前進駐旺角後, 一向只活躍於港島的北海道牧場餐廳最近也衝出港島, 於尖沙咀山林道開設了首家九龍分店。


這幾天開始進行試業, 時間由上午八時至下午七時, 試業來說算頗長的了。


門面看來不算太大, 原來店內別有洞天, 是非常深的一個舖位, 上圖只是深度的四分一, 還有 VIP Room 提供, 可算罕見。


可能是試業關係, 店員的服務比平日來得熱情, 態度亦有有禮, 循例地點選了這個名叫北海道套餐的「常餐」, 落單亦非常清晰準確。


先來的是叉燒湯通粉, 賣相看來相當不俗, 至少比澳牛華星那種無甚氣息的通粉好得多, 亦是北海道較優勝的地方。


叉燒向來是北海道引以為榮的地方, 記得首家分店 (即銅鑼灣店, 現已結業) 開幕時, 也標榜其叉燒來自再興, 可算是「全港最強」, 後期卻有傳言說貨源已轉了, 加上於中環店親身經歷過大跌 Watt 後, 幾乎已肯定了這點。

這次於尖沙咀新店仍然吃到質素高班的叉燒, 雖然味道真的不同了, 但至少感覺稱心。後來, 更親眼目睹有一位運輸人員送叉燒來, 制服背面印著「太興運輸」四隻大字, 其蜜味較重的味道又真的和太興出品吻合, 也許貨源就是由再興轉了太興吧? 


湯底也是這裡的致勝關鍵, 中環店那邊大跌 Watt, 連湯底也越來越淡, 尖沙咀新店的這個湯底很濃, 重拾當年首次到訪銅鑼灣店時的質素, 也是其中一個可以令顧客回頭的原因。


品嚐通粉時, 當然也要配合這裡的「鎮店之寶」- 日清純正麻油, 店方每檯都放置一大瓶, 毫不吝嗇, 把數滴麻油放進通粉裡, 別有一番風味。


以牌面來看, 這裡的炒蛋和多士也給澳牛華星比下去, 至少這兩款食物同是該兩店的「名物」。


牛油多士賣相很好, 咬下去更有驚喜, 上下兩層均是整面香脆, 中間則非常軟熟, 塗牛油的份量剛好, 而且熱度十足, 是近年「檸茶」吃過質素最高的一件多士, 也比近期水準不甚穩定的澳牛和華星好吃。


炒蛋來說, 澳牛一向比華星和北海道的優勝, 可是近期到訪過澳牛好幾次, 其炒蛋也非常油膩, 不知是否量產以致製作欠缺認真, 雖然味道也頗為相近, 但以健康角度來說便有點兒那個了。

北海道的炒蛋, 賣相先輸一大截, 呈淺黃色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 這裡的炒蛋是每客即叫即炒的, 從其完整的賣相便略知一二; 炒蛋的生熟度亦非常到位, 外面是熟之餘, 裡面則是剛剛熟的狀態 (而不是好像未煮好的生蛋漿), 加入北海道3.6牛奶後, 炒蛋份外香滑, 蛋香十足。雖然是另一種風格的炒蛋, 但整體質素絕不比其他兩店輸蝕。


火腿從來都是「常餐」的配角, 來來去去也是這樣, 沒有甚麼可以比較。


飲品方面, 如常點選了凍奶茶, 要求了「少冰」, 送來的就是看到的這九粒冰, 由此看出該店對顧客要求的認真。又要再一次提到, 銅鑼灣店結業, 轉到中環店光顧, 連飲品也是「睬你都傻」, 茶味欠奉不特止, 還換來大半杯冰!幸好來到新分店, 茶味濃郁得多, 飲品同樣加入了北海道3.6牛奶, 茶味獲得提升, 質素甚佳。當然「檸茶」還是喜歡澳牛那獨有配方所製作出來的茶品, 但至於會不會「少冰」或「少甜」, 則要看你的彩數和店員的心情了。


所有食物質素平均, 是北海道澳牛華星優勝之處 (不知有沒有朋友和「檸茶」一樣, 到澳牛和華星吃完炒蛋和多士, 幾乎想把整碟通粉放棄?), 加上尖沙咀這家新分店的質素看來比其他分店更高, 有重拾當年銅鑼灣店之勇, 希望正式開業時水準會得以保持, 與只有兩街之隔的澳牛匹敵吧。


後記 (2013年4月)
原本「檸茶」是這裡的常客, 可是首次到訪後, 曾先後兩次試過於飲品中喝到洗潔精味, 服務態度亦每況愈下; 加上近幾個月開始做起團購來, 賣了幾萬個團購餐, 每天下午 3:00 起才接受團購客人光顧。

尖沙咀分店, 下午 7:00 關門, 6:30 Last Order, 主流上班時間那班客人, 平日下班後也趕不及, 怎樣光顧? 因此, 每個星期六日, 下午 2:00 起開始堆積人龍, 不是這裡的食品特別好吃, 而是只想把團購卷兌現而已 (有效期4月30日, 相信未能兌現的顧客數以千計), 期間有不少埋怨和罵聲, 更甚的是, 令一些非團購顧客也不能正常光顧。 

灣仔分店更甚, 已有不少食評提及那裡的白飯和醬汁也是凍的。 

金鐘分店, 阿姐態度差, 更有顧客俾呢位阿姐鬧。 

原本好地地, 無啦啦做團購, Noise 真的做到了, 但係變咗自拆招牌, 何苦呢?

至少「檸茶」已把這個品牌列入黑名單, 以後也不會再光顧

---


北海道牧場餐廳 Hokkaido Daily Farm Milk Restaurant
尖沙咀山林道8號地下
2504 3138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