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的韓風吹得很厲害, 不過, 與此同時, 也有一股台風正在蘊釀中, 好像在悄悄起革命。除了最近備受矚目的阿元來了外, 還有黑丸嫩仙草這家台式甜品店。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菜式・台灣菜.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菜式・台灣菜. Show all posts
January 15, 2015
December 18, 2014
《伴手禮・台灣》 洪瑞珍三明治 - 台灣人氣熱爆手信・三個不同版本的比較
* 本文章榮獲 U Magazine 旗下網站 U Blog、 U Food 及 旅遊網站 GOtrip 推介
洪瑞珍三文治是近年炙手可熱的台灣人氣手信, 加上月前有藝人於 PMQ 元創方開設 Pop-up Store, 以接近七倍的價錢出售 (港幣四十元 vs 原價六元), 竟然錄得半日內賣出 1,600 件的紀錄, 實在有點誇張; 最近更有店子將其正式引入香港, 將「洪瑞珍」這個名字推上另一高峰, 吸引更多香港人的注意。
對於未品嚐過洪瑞珍三文治的朋友來說 (包括事前的「檸茶」在內), 相信也會有同一個疑問: 「畢竟只是一件看來非常普通的三文治而已, 到底有甚麼好吃?」
「檸茶」有幸於最近兩星期內, 分別品嚐到來自台北和台中三家不同「洪瑞珍」品牌的出品, 現在為大家來個最直接的比較和分享。
洪瑞珍三文治是近年炙手可熱的台灣人氣手信, 加上月前有藝人於 PMQ 元創方開設 Pop-up Store, 以接近七倍的價錢出售 (港幣四十元 vs 原價六元), 竟然錄得半日內賣出 1,600 件的紀錄, 實在有點誇張; 最近更有店子將其正式引入香港, 將「洪瑞珍」這個名字推上另一高峰, 吸引更多香港人的注意。
對於未品嚐過洪瑞珍三文治的朋友來說 (包括事前的「檸茶」在內), 相信也會有同一個疑問: 「畢竟只是一件看來非常普通的三文治而已, 到底有甚麼好吃?」
「檸茶」有幸於最近兩星期內, 分別品嚐到來自台北和台中三家不同「洪瑞珍」品牌的出品, 現在為大家來個最直接的比較和分享。
April 08, 2014
October 19, 2013
《新店直擊》 茶木 - 台式新食店之醜女大翻身
有留意開「檸茶」食評的朋友, 大概都知道台式食品是「檸茶」喜愛的菜式之一, 最近更於短期內兩度到訪台灣, 逗留了十多天之久, 因而能夠更深入地體驗當地的文化和風情。
可是, 回到香港, 要找到一家好的台式店子, 實在很難。曾幾何時圓山是具水準的一家, 可是其嘈吵的環境和已經變質的服務, 實在令人卻步。
August 16, 2013
《新店直擊》 227 甜棧 - 感覺世外的養生甜品店
* 本文章榮獲飲食網站 OpenRice《編輯推介》
最近太子區很火紅, 只因數家從台灣過來的麵包店先後在此區開業, 當然包括以「小 S」為代言人的パン達人手感烘焙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令該段彌敦道變成了一條「麵包街」。
日前給「檸茶」於附近發現一家甚具特色的新甜品店, 也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最近太子區很火紅, 只因數家從台灣過來的麵包店先後在此區開業, 當然包括以「小 S」為代言人的パン達人手感烘焙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令該段彌敦道變成了一條「麵包街」。
日前給「檸茶」於附近發現一家甚具特色的新甜品店, 也得和大家分享一下。
July 31, 2013
June 18, 2013
June 13, 2013
《新店直擊》 麵包達人手感烘焙 - 台灣超人氣麵包店登陸香港
很多時, 同類食店總會喜歡於同一區開業, 例如近年大熱的日式拉麵, 很多新店子都喜歡於尖沙咀和銅鑼灣進駐; 茶餐廳則偏向旺角; 如果說麵包店的話, 那一定是九龍太子區。
單單是一條彌敦道 (太子段), 近年已經有多家不同品牌的麵包店先後進駐, 包括台式麵包店上野酵素麵包生活館、台灣著名連鎖過江龍 85℃、日式意大利烘焙店 Bake & Bite, 還有連鎖品牌山崎麵包 (Yamazaki) 和大班麵包西餅, 最新一員則是另一家來自台灣的人氣過江龍 - パン達人手感烘焙 (Top Pot Bakery)。
單單是一條彌敦道 (太子段), 近年已經有多家不同品牌的麵包店先後進駐, 包括台式麵包店上野酵素麵包生活館、台灣著名連鎖過江龍 85℃、日式意大利烘焙店 Bake & Bite, 還有連鎖品牌山崎麵包 (Yamazaki) 和大班麵包西餅, 最新一員則是另一家來自台灣的人氣過江龍 - パン達人手感烘焙 (Top Pot Bakery)。
June 05, 2013
《尋味・高雄》 étage 15 @ Hotel dùa - 全台灣最讚商務飯店早餐之一
貴為全台灣 CP 值最高的飯店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Hotel dùa 所提供的早餐, 質素固然要高, 不過「檸茶」卻想不到會如此的高, 至少能夠為這家屢獲殊榮的新酒店錦上添花, 贏得著名網站蕃薯藤 (Yam) 舉辦的台灣酒店選舉「台灣十大最讚飯店早餐」商務類第二名。
May 05, 2013
《尋味・台中》 糖村 - 既罕有又驚喜的「限定」堂食甜品
近年糖村 (Sugar & Spice) 這個名字成為伴手禮 (手信) 的大熱名字, 其「名物」法式牛軋糖, 除了成為到訪台灣當地必買的伴手禮之一外, 香港亦出現大量代購和團購活動, 甚至有公司開設了一家只出售糖村產品的店子, 名叫 Lady Sugar 糖妹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受歡迎程度至今仍然持續。
April 23, 2013
《尋味・高雄》 鮮茶道 - 帶來全新感覺的阿里山冰茶
是次來到高雄和台中, 台式茶飲店依然成行成市, 各大小不同品牌多不勝數, 無論出現次數和顧客人數最多, 是兩個同樣是綠色的品牌,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清玉 (King Tea) 外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還有鮮茶道 (Presotea)。
April 21, 2013
April 17, 2013
April 10, 2013
March 28, 2013
November 03, 2012
《新店直擊・黑名單》茶木 - 混水摸魚的 Mongkok Style 台式食店
除了曼谷外, 「檸茶」也經常到台北旅遊, 至於在香港的日子, 也會偶爾到訪一些台式餐廳, 可是, 總是找不到一家稱心的。
繼數個月前於朗豪坊發現的小台北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後, 最近旺角區出現了另一家新的台式餐廳 - 茶木 Tea Wood, 位於瓊華中心 10 樓, 前身為樓上 Neway Karaoke 集團旗下的御家迴轉壽司。
店子的設計簡約, 令人感覺舒適, 並巧妙地將店內中央的大圓柱化身成一棵大樹, 設合餐廳的名字, 概念上是不錯的。
週五的晚飯時間來到, 主餐區剛好滿座, 店內的聲浪是嘈吵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差點想轉身離開之際, 店員卻說「有位」, 原來被安排到這家當時還沒有人的 VIP Room, 由四張二人檯組成, 雖然檯與檯之間距離不大, 但至少可避免了主餐區的聲浪 (但其實傳過來的聲浪也不少), 也慶幸之後進來的其他顧客同樣是較為寧靜的一群。
店方選用了跟沙嗲王相若的電子呼叫系統, 還以為坐在 VIP Room 內也不用怕, 誰不知這裡的系統形同虛設, 完全不像沙嗲王的店員般「一按即到」, 就算按了很久也鮮有店員來回應, 按了等於沒按, 原以為是系統的問題, 吃罷整餐後便能証實問題來自店方。
至少, 從整餐晚飯中, 所感受到的是非常 Mongkok Style 的服務, 除了個別一位女店員較為友善外, 其他店員的服務態度均是水準以下, 不太友善, 愛理不理, 是其中一個扣分位。
新張期內, 店方提供兩大優惠, 看來也甚為吸引, 唯一要注意的是兩個優惠不能同時使用。
餐牌不太 user-friendly, 絕大部份菜式均沒有圖文並茂, 且選擇眾多, 首次到訪的顧客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消化。
還以為可以放心點菜, 奈何於點菜時發生「麥兜事件」 = 叫乜冇乜...... 原本打算叫蔭豉大腸, 卻已售罄, 賣光一兩款小吃也情有可原, 最過份的卻竟然連麵條也售罄!當時還未到晚上九時, 而店方的營業時間直到凌晨兩時, 從上述餐牌所見, 十二個主食當中, 有八款是麵食, 包括以店名而命名的招牌菜 TeaWood 牛肉麵, 剩下來的只有清一色四款肉燥飯, 情況令人十分無奈。
同行友人不喜歡吃肉燥飯, 是上述事件最無奈的一群, 很辛苦地才想到從小吃類選擇三杯雞再另加 $12 配一個白飯來作主食, 和店員反映過是因為沒有麵食才叫這個組合, 但店員好像見怪不怪, 無動於衷似的。
最過份的, 是我們點選了多款食品和飲品後, 最先來到的就是這碗白飯!明知這碗白飯是刻意配三杯雞的, 但店方一於少理, 完全沒有理會顧客的感受。
最後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鐘, 三杯雞才送到過來, 白飯當然已變冷了不少。
三杯雞 ($46) 送過來時甚為像樣, 以黑煲盛載, 熱騰騰的送過來, 效果是做到的, 可是鍋內的雞肉全部都是雞中翼切成的, 誠意欠奉, 雖然肉質的嫩滑度有些保証, 卻欠了一份應有的酒香, 只有微量。
炸雞排肉燥便當 ($46) 除了吊在右上角的幾條菜絲外, 賣相還可以。
這個半熟蛋的賣相甚為吸引, 令人想起優質月餅內的咸蛋黃, 可是滿心歡喜地吃下去, 換來卻是失望, 因為這隻蛋異常冰冷, 完全破壞了原來的期望。
炸雞排亦不見得好, 從這張圖片也略知一二吧。
其實要讚讚這裡的飯, 是煮得不錯的, 選用珍珠米, 煮熟後還是煙韌和有一定黏性, 只是原來的白飯的質素給店方的安排破壞了, 這客肉燥飯來到時當然是熱的, 白飯值得讚, 可是肉燥卻未如理想, 過於油膩且鹹度甚高, 卻沒有肉燥應有的味道。
沒有大腸之下, 取而代之是蒜泥白肉 ($46), 賣相和慣常吃到的可謂差天共地。
再看近一些, 肉身很乾, 而這個「蒜泥」其實只是輕輕下數粒蒜蓉碎和蔥碎, 加少許辣油而已, 整體質素可想而知。
整個晚餐中最正常的是這杯珍珠奶茶 (原價 $35, 選用優惠後須加 $3), 要求了「少冰」後, 冰塊真的很少, 珍珠 Q 度甚高, 帶微量黑糖味, 茶味稱得上濃郁, 略嫌味道偏向港式奶茶多於台式。
喝過珍珠奶茶, 還以為這裡的茶飲還可以, 誰不知後來的茉香珍珠奶茶 (原價 $35, 選用優惠後須加 $3) 卻出事了!整杯飲品的甜度是零, 是無故「走甜」了嗎? 向店員反映, 卻得到支吾以對的反應, 後來送來了一小瓶糖水, 全放進去也只算是「微甜」, 最嚴重的是飲品全無茶味可言, 味道是「水多過茶」, 感覺很難受, 最後只喝了數口便放棄。
原本打算試試這裡相信是「名物」的 Honey Toast (至少放了在餐牌的封面), 可是經過以上的經歷後, 已完全打消這個念頭。
正想結賬離開時, 想不到, 連結賬也發生另一個小插曲 - 其中一個新張優惠是每惠顧滿 $38 便可免費換取三杯價值 $32 的飲品, 店員亦確認了數次, 我們能夠享有三杯免費飲品, 可是, 賬單上卻顯示兩杯飲品是免費, 另外一杯卻收了正價, 幸好「檸茶」即時檢查賬單, 及時指出錯誤, 否則便會被多收數十元。
不知道這是否個別事件, 但對「檸茶」來說, 這個絕對是一個陷阱, 建議大家每次結賬都要小心檢查賬單, 加上無論環境、食品質素和服務水平均是水準以下, 加上幾個「笑話」, 很明顯沒有再來的理由了。
---
茶木 TeaWood
旺角彌敦道628號瓊華中心10樓全層
2780 2321
繼數個月前於朗豪坊發現的小台北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後, 最近旺角區出現了另一家新的台式餐廳 - 茶木 Tea Wood, 位於瓊華中心 10 樓, 前身為樓上 Neway Karaoke 集團旗下的御家迴轉壽司。
店子的設計簡約, 令人感覺舒適, 並巧妙地將店內中央的大圓柱化身成一棵大樹, 設合餐廳的名字, 概念上是不錯的。
週五的晚飯時間來到, 主餐區剛好滿座, 店內的聲浪是嘈吵到不能接受的地步, 差點想轉身離開之際, 店員卻說「有位」, 原來被安排到這家當時還沒有人的 VIP Room, 由四張二人檯組成, 雖然檯與檯之間距離不大, 但至少可避免了主餐區的聲浪 (但其實傳過來的聲浪也不少), 也慶幸之後進來的其他顧客同樣是較為寧靜的一群。
店方選用了跟沙嗲王相若的電子呼叫系統, 還以為坐在 VIP Room 內也不用怕, 誰不知這裡的系統形同虛設, 完全不像沙嗲王的店員般「一按即到」, 就算按了很久也鮮有店員來回應, 按了等於沒按, 原以為是系統的問題, 吃罷整餐後便能証實問題來自店方。
至少, 從整餐晚飯中, 所感受到的是非常 Mongkok Style 的服務, 除了個別一位女店員較為友善外, 其他店員的服務態度均是水準以下, 不太友善, 愛理不理, 是其中一個扣分位。
新張期內, 店方提供兩大優惠, 看來也甚為吸引, 唯一要注意的是兩個優惠不能同時使用。
餐牌不太 user-friendly, 絕大部份菜式均沒有圖文並茂, 且選擇眾多, 首次到訪的顧客要花上好一段時間才能消化。
還以為可以放心點菜, 奈何於點菜時發生「麥兜事件」 = 叫乜冇乜...... 原本打算叫蔭豉大腸, 卻已售罄, 賣光一兩款小吃也情有可原, 最過份的卻竟然連麵條也售罄!當時還未到晚上九時, 而店方的營業時間直到凌晨兩時, 從上述餐牌所見, 十二個主食當中, 有八款是麵食, 包括以店名而命名的招牌菜 TeaWood 牛肉麵, 剩下來的只有清一色四款肉燥飯, 情況令人十分無奈。
同行友人不喜歡吃肉燥飯, 是上述事件最無奈的一群, 很辛苦地才想到從小吃類選擇三杯雞再另加 $12 配一個白飯來作主食, 和店員反映過是因為沒有麵食才叫這個組合, 但店員好像見怪不怪, 無動於衷似的。
最過份的, 是我們點選了多款食品和飲品後, 最先來到的就是這碗白飯!明知這碗白飯是刻意配三杯雞的, 但店方一於少理, 完全沒有理會顧客的感受。
最後等了差不多二十分鐘, 三杯雞才送到過來, 白飯當然已變冷了不少。
三杯雞 ($46) 送過來時甚為像樣, 以黑煲盛載, 熱騰騰的送過來, 效果是做到的, 可是鍋內的雞肉全部都是雞中翼切成的, 誠意欠奉, 雖然肉質的嫩滑度有些保証, 卻欠了一份應有的酒香, 只有微量。
炸雞排肉燥便當 ($46) 除了吊在右上角的幾條菜絲外, 賣相還可以。
這個半熟蛋的賣相甚為吸引, 令人想起優質月餅內的咸蛋黃, 可是滿心歡喜地吃下去, 換來卻是失望, 因為這隻蛋異常冰冷, 完全破壞了原來的期望。
炸雞排亦不見得好, 從這張圖片也略知一二吧。
其實要讚讚這裡的飯, 是煮得不錯的, 選用珍珠米, 煮熟後還是煙韌和有一定黏性, 只是原來的白飯的質素給店方的安排破壞了, 這客肉燥飯來到時當然是熱的, 白飯值得讚, 可是肉燥卻未如理想, 過於油膩且鹹度甚高, 卻沒有肉燥應有的味道。
沒有大腸之下, 取而代之是蒜泥白肉 ($46), 賣相和慣常吃到的可謂差天共地。
再看近一些, 肉身很乾, 而這個「蒜泥」其實只是輕輕下數粒蒜蓉碎和蔥碎, 加少許辣油而已, 整體質素可想而知。
整個晚餐中最正常的是這杯珍珠奶茶 (原價 $35, 選用優惠後須加 $3), 要求了「少冰」後, 冰塊真的很少, 珍珠 Q 度甚高, 帶微量黑糖味, 茶味稱得上濃郁, 略嫌味道偏向港式奶茶多於台式。
喝過珍珠奶茶, 還以為這裡的茶飲還可以, 誰不知後來的茉香珍珠奶茶 (原價 $35, 選用優惠後須加 $3) 卻出事了!整杯飲品的甜度是零, 是無故「走甜」了嗎? 向店員反映, 卻得到支吾以對的反應, 後來送來了一小瓶糖水, 全放進去也只算是「微甜」, 最嚴重的是飲品全無茶味可言, 味道是「水多過茶」, 感覺很難受, 最後只喝了數口便放棄。
原本打算試試這裡相信是「名物」的 Honey Toast (至少放了在餐牌的封面), 可是經過以上的經歷後, 已完全打消這個念頭。
正想結賬離開時, 想不到, 連結賬也發生另一個小插曲 - 其中一個新張優惠是每惠顧滿 $38 便可免費換取三杯價值 $32 的飲品, 店員亦確認了數次, 我們能夠享有三杯免費飲品, 可是, 賬單上卻顯示兩杯飲品是免費, 另外一杯卻收了正價, 幸好「檸茶」即時檢查賬單, 及時指出錯誤, 否則便會被多收數十元。
不知道這是否個別事件, 但對「檸茶」來說, 這個絕對是一個陷阱, 建議大家每次結賬都要小心檢查賬單, 加上無論環境、食品質素和服務水平均是水準以下, 加上幾個「笑話」, 很明顯沒有再來的理由了。
---
茶木 TeaWood
旺角彌敦道628號瓊華中心10樓全層
2780 2321
May 22, 2012
《新店直擊》小台北 - Food Court 水準帶來的小驚喜
旺角朗豪坊的美食廣場以繁忙見稱, 很可能是全港最難找座位的 Food Court 之一, 還以為能夠進駐這裡的食店能夠賺個盤滿缽滿, 可是, 亦可能是難找位的原因, 顧客流量速度不夠快, 因而令場內食店的 Turnover Rate 也相對提高, 這次要介紹的 F1 舖位便是一個好例子。
由最初和商場一起開業的的香辣屋, 到兩年多前的 New York Fries, 到了六年後的今日, 則變成了這家名叫小台北的食店, 顧名思義, 所出售的當然是台式食品和飲品。
看看餐牌, 發覺所有「基本設定」的東西都有了, 包括牛肉麵、肉燥飯、鹽酥雞扒、新竹米粉等, 在講求速度的 Food Court 來說, 將所有食物變為 A B C 餐是最方便的策略, 這裡的餐牌提供的是 1 至 10 號餐, 連所有附送或加錢換購的飲品選擇都在同一餐牌內一目了然, 是非常 user-friendly 的設計。
紅燒牛肉麵和肉燥飯一向是「檸茶」兩大台式食品選擇, 每次到訪新店均會以此兩種食品為目標, 而這次首先點選的是 1 號餐 - 紅燒牛肉麵。
前陣子於香港吹了好一陣台灣牛肉麵風, 三個月前舉行過的《台灣牛肉麵節》更掀起過一陣高潮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令本港市民對台灣牛肉麵的期望提高了不少, 因此, 來到 Food Court 吃這碗紅燒牛肉麵也以一個平常心來面對。
這次第一眼看到的是牛肉, 店方選用了牛展部位, 烹調方法得宜, 因而令賣相甚為討好, 肉質鬆化, 不會出現很多牛肉麵店將牛肉煮得過熟而變韌的問題, 中央位置透明度甚高, 亦引証了這件牛展的質素。
在這碗牛肉麵裡亦發現牛筋這款不是必然的配料, 質感甚為滑溜, 味道亦不俗, 再一次証明這店在處理牛食品的技術。
店方選用黑色的湯碗和湯匙, 令顧客看不清楚湯的顏色, 可算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這張相片應可較清楚顯示湯的顏色, 以不辣的紅燒牛肉麵標準來說, 這個湯的顏色略為清淡, 跟店方確認過是「不辣」, 但味道卻帶微辣, 是完全不嗜辣的朋友還可接受那種, 整體味道不俗, 還帶些牛香, 是一個小驚喜。
這裡的麵條是最弱一環, 不是不好吃, 只是最常見的那款, 幸好烹調也剛好, 軟硬適中, 未有為這碗麵帶來扣分的影響。
認識「檸茶」的朋友都知道珍珠奶茶是「檸茶」的好朋友, 因此也加八元由附送的基本飲品冬瓜茶或豆漿換取了這杯珍珠奶茶。賣相來說, 不是太好看, 但喝一口後, 發覺味道卻不俗, 至少有一定茶味, 雖稱不上香濃, 但至少比坊間某一兩個台茶連鎖品牌把茶混入大量的冰而變成淡如水好得多; 沒有少甜的情況下, 也沒有出現過甜的情況; 珍珠的 Q 度也充足, 整體來說, 又是一個小驚喜。
原先也想點選肉燥飯來試試, 可是從觀察在場其他顧客所得, 肉燥飯的賣相有點嚇人, 除了顏色比一般的淺很多外, 份量也非常少, 肥肉的比例卻比一般的較多, 實屬「唔食都知唔好食」水準, 因而臨時打了退堂鼓, 「檸茶」還是推薦大家走遠一些, 到新蒲崗 Mikiki 商場內的壹臺試試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雖然肉燥飯看來比較失色, 但這次品嚐的食品和飲品均高於一般 Food Court 食店的水平, 還為「檸茶」帶來一些小驚喜, 因此還會再次到訪, 下一次的目標會是 9 號餐 - 豆乳雞 這道於本港台式店子較為少見的食品。
---
小台北 Xiao Taipei
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4樓F1號舖
由最初和商場一起開業的的香辣屋, 到兩年多前的 New York Fries, 到了六年後的今日, 則變成了這家名叫小台北的食店, 顧名思義, 所出售的當然是台式食品和飲品。
看看餐牌, 發覺所有「基本設定」的東西都有了, 包括牛肉麵、肉燥飯、鹽酥雞扒、新竹米粉等, 在講求速度的 Food Court 來說, 將所有食物變為 A B C 餐是最方便的策略, 這裡的餐牌提供的是 1 至 10 號餐, 連所有附送或加錢換購的飲品選擇都在同一餐牌內一目了然, 是非常 user-friendly 的設計。
紅燒牛肉麵和肉燥飯一向是「檸茶」兩大台式食品選擇, 每次到訪新店均會以此兩種食品為目標, 而這次首先點選的是 1 號餐 - 紅燒牛肉麵。
前陣子於香港吹了好一陣台灣牛肉麵風, 三個月前舉行過的《台灣牛肉麵節》更掀起過一陣高潮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令本港市民對台灣牛肉麵的期望提高了不少, 因此, 來到 Food Court 吃這碗紅燒牛肉麵也以一個平常心來面對。
這次第一眼看到的是牛肉, 店方選用了牛展部位, 烹調方法得宜, 因而令賣相甚為討好, 肉質鬆化, 不會出現很多牛肉麵店將牛肉煮得過熟而變韌的問題, 中央位置透明度甚高, 亦引証了這件牛展的質素。
在這碗牛肉麵裡亦發現牛筋這款不是必然的配料, 質感甚為滑溜, 味道亦不俗, 再一次証明這店在處理牛食品的技術。
店方選用黑色的湯碗和湯匙, 令顧客看不清楚湯的顏色, 可算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這張相片應可較清楚顯示湯的顏色, 以不辣的紅燒牛肉麵標準來說, 這個湯的顏色略為清淡, 跟店方確認過是「不辣」, 但味道卻帶微辣, 是完全不嗜辣的朋友還可接受那種, 整體味道不俗, 還帶些牛香, 是一個小驚喜。
這裡的麵條是最弱一環, 不是不好吃, 只是最常見的那款, 幸好烹調也剛好, 軟硬適中, 未有為這碗麵帶來扣分的影響。
認識「檸茶」的朋友都知道珍珠奶茶是「檸茶」的好朋友, 因此也加八元由附送的基本飲品冬瓜茶或豆漿換取了這杯珍珠奶茶。賣相來說, 不是太好看, 但喝一口後, 發覺味道卻不俗, 至少有一定茶味, 雖稱不上香濃, 但至少比坊間某一兩個台茶連鎖品牌把茶混入大量的冰而變成淡如水好得多; 沒有少甜的情況下, 也沒有出現過甜的情況; 珍珠的 Q 度也充足, 整體來說, 又是一個小驚喜。
原先也想點選肉燥飯來試試, 可是從觀察在場其他顧客所得, 肉燥飯的賣相有點嚇人, 除了顏色比一般的淺很多外, 份量也非常少, 肥肉的比例卻比一般的較多, 實屬「唔食都知唔好食」水準, 因而臨時打了退堂鼓, 「檸茶」還是推薦大家走遠一些, 到新蒲崗 Mikiki 商場內的壹臺試試 (詳情可參考此連結)。
雖然肉燥飯看來比較失色, 但這次品嚐的食品和飲品均高於一般 Food Court 食店的水平, 還為「檸茶」帶來一些小驚喜, 因此還會再次到訪, 下一次的目標會是 9 號餐 - 豆乳雞 這道於本港台式店子較為少見的食品。
---
小台北 Xiao Taipei
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4樓F1號舖
March 10, 2012
《期間限定》2012 台灣牛肉麵節 @ 鑽石山荷里活廣場
自己一向喜愛吃台灣牛肉麵, 奈何一直以來於香港也找不到一家十分喜愛的, 一定要選最好的只有「那些年」的毓民私房牛肉麵 (對, 是開業初期那時候, 不是後期。) 和 易牙妙手 (但質素極不穩定);
就算到台北當地, 專程走到各大小店子, 也未能找到一碗「檸茶的牛肉麵」, 直到去年經食友推介下碰上了位於西門町附近的牛店, 才知道甚麼是一碗真正的牛肉麵。
February 06, 2012
《新店直擊》壹臺 - 不算最正宗,但很好吃的台灣菜
昨晚探訪剛成為人母的好朋友,談起 Mikiki 這個位於新蒲崗的新商場,不經不覺已開了好幾個月,商場內的店子相信亦開得七七八八,於是便趁著第二天也是假期的日子來這裡探索一下。
來到新商場,當然不想試連鎖店的新分店,而是全新的新品牌,因此目標是頗為明確的。其實之前也聽聞過這裡有家台灣餐廳,評語還是不錯的,於是便到網上做些搜尋,果然整個 Mikiki 內的餐廳中,好評最多的便是這家名叫壹臺的餐廳,於是二話不說便朝著這個目標進發。
一如所料,踏入 Mikiki 後便發覺幾乎全部店舖也開業了,以星期日的情況來看,人流不算太多,或許真的和其先天性的地理位置有關。全個商場內最多人的應該是地庫的一田超級市場,而壹臺則位於超市側的一個半圓型餐廳區內,與泰式餐廳金寶為鄰。
被店員安排到最接近門口的卡位,發覺這店的卡位私隱度非常高,除了貼著走廊的一面外,整個卡位是完全密封的,雖然主餐區有點兒嘈雜,但坐在這個卡位仍然覺得甚為寧靜和舒適,是「檸茶」極力推薦的位置。
繼續研究餐牌﹐發覺菜式的名字甚有親切感﹐例如鬍鬚張滷肉飯﹑豪大香雞排等﹐不難令人聯想到台灣當地的品牌。午市套餐合共超過二十款選擇﹐除了是一些單點菜式附送飲品外﹐更有些一飯加一麵或兩飯連前菜和滷水「黑白切」的定食菜式﹐價錢亦比相同食品的單點價格便宜十多元。其中被第 16 號餐吸引著﹐因此先點這個來試試看:
豪大香雞排飯配肉燥飯 ($43連飲品) – 餐牌上很清楚註明是兩個飯的, 甚至英文也是一樣, 但食品送到檯時卻只有滷肉飯一碗和炸雞排一碟﹐炸雞排飯的「飯」卻不翼而飛﹐令我們感到莫明奇妙。於是跟店員查詢﹐得到的回覆是:
「是這樣的﹐餐牌印錯而已。」但同樣的食品名稱無論以中文或英文印製也是有兩個「飯」字的﹐加上餐牌內至少有兩個套餐有這個問題存在﹐怎會是「印錯」那麼簡單 相信該店自開業以來也一直沿用這個餐牌﹐因此建議店方應該盡快作出修改﹐以免繼續引起顧客的誤會﹐給人取巧的感覺。幸好店方在回應方面也頗為友善的﹐而除了這點外﹐店方的服務水平也屬中上水準的。
豪大香雞排 – 沒有了飯的雞排﹐第一感覺當然是失望的﹐加上賣相和真正的豪大大雞排完全不同﹐單看炸粉份量便已少很多﹐可謂未吃先失望。可是﹐在未有期望下吃了一口後﹐卻發覺雞排肉汁相當豐富﹐來自雞肉和皮的味道亦相當惹味﹐所洒下的調味粉份量也恰到好處﹐是討人喜歡的一款炸雞排。
肉燥飯 – 一碗滿滿的白飯﹐表面上看來肉燥份量甚多﹐賣相甚為吸引。肉燥味道不算太正宗﹐反而更像港式的麵豉肉粒﹐但味道是不俗的。白飯粒粒分明﹐但店方大抵是太慷慨的關係﹐白飯的份量多了些﹐比較之下跟肉燥的比例便越吃越少了。向店方反映過這個問題﹐要求增添少許醬汁﹐店員便以非常友善的態度回應﹐從廚房拿來的﹐更不只是醬汁﹐而是肉燥﹐令我們喜出望外﹐是一個加分位。
壹臺滷水香菇貢丸 – 這是套餐加 $12 的追加項目﹐一共有四粒。以特製滷水跟少量芽菜和蔥作調味﹐效果甚佳﹐還可當作「撈飯」用途﹔貢丸本身味道其實不錯﹐只是吃過好幾家火鍋店的高質貢丸﹐這裡的便給比下去而已。
珍珠奶茶 – 午餐飲品只包括港式咖啡/奶茶和台式紅茶/綠茶﹐於是便加了 $8 來換取這杯珍珠奶茶 (少冰)。飲品送到面前時﹐看到賣相便非常失望﹐份量只是整個杯子的一半多一點﹐加上冰塊和珍珠在內﹐實際茶的份量可想而知﹔賣相方面﹐亦是令人失望的﹐完全沒有珍珠奶茶應有的茶色﹐可算是全白色﹐還以為來錯了茉香珍珠奶茶。但是﹐喝一口卻發覺茶味相當濃郁﹐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茶香﹐相信是店方選用茶葉的配方有關﹔珍珠方面﹐味道微甜﹐Q 度充足﹐令這杯珍珠奶茶喝得非常稱心﹐是賣相跟味道相反的罕有例子﹐如店方能夠改善份量的問題﹐相信這裡的珍珠奶茶可吸引不少台式茶迷的光顧。
二人吃了這個午市套餐後﹐剛巧是三時正﹐當我們正想多點一個午市套餐時 (當時我們不知有下午茶套餐的)﹐店員隨即主動拿來兩個下午茶套餐的餐牌﹐並建議我們點選這些餐會「抵一些」﹐於是我們便一氣過點選多了兩個下午茶套餐:
府城鹽酥雞 – 這是午市套餐沒有的選擇﹐單點價格為 $42﹐下午茶餐則只需 $28, 還附送一杯台式飲品 (即午市套餐要另加 $8 那類)﹐對我這個「鹽酥雞控」來說簡直是天大喜訊。相比起之前的炸雞排﹐這裡的鹽酥雞賣相跟寶島當地的十分神似﹐從賣相來看﹐跟炸雞排並不是同出一徹 (實在太多沒有誠意的店子會將兩者混為一體)﹐鹽酥雞經調味和油炸後﹐並沒有追加調味粉﹐鹹度剛好﹐肉汁同樣地豐富﹐只是略嫌油膩了一點﹐如隔油過程做長一點會更好﹔以九層塔伴碟的做法亦不是太多香港店子有的﹐份量亦頗多﹐增強了鹽酥雞的香味。
壹臺
來到新商場,當然不想試連鎖店的新分店,而是全新的新品牌,因此目標是頗為明確的。其實之前也聽聞過這裡有家台灣餐廳,評語還是不錯的,於是便到網上做些搜尋,果然整個 Mikiki 內的餐廳中,好評最多的便是這家名叫壹臺的餐廳,於是二話不說便朝著這個目標進發。
一如所料,踏入 Mikiki 後便發覺幾乎全部店舖也開業了,以星期日的情況來看,人流不算太多,或許真的和其先天性的地理位置有關。全個商場內最多人的應該是地庫的一田超級市場,而壹臺則位於超市側的一個半圓型餐廳區內,與泰式餐廳金寶為鄰。
相比起鄰近數家餐廳,壹臺的門面相當搶眼,大紅色的「壹臺」,與店內以同樣以紅色為主的裝修互相襯托。 下午二時多,店內座位也有八成滿,應該是商場內受歡迎的餐廳。我們在門口看了餐牌一會兒,便被門口店員的一句「裡面有卡位」吸引著,於是便決定走進去,慢慢坐下才繼續細閱餐牌。
被店員安排到最接近門口的卡位,發覺這店的卡位私隱度非常高,除了貼著走廊的一面外,整個卡位是完全密封的,雖然主餐區有點兒嘈雜,但坐在這個卡位仍然覺得甚為寧靜和舒適,是「檸茶」極力推薦的位置。
![]() |
喜歡這個餐巾的設計 |
![]() |
「誤導」的餐牌內 15 和 16 號餐註明包括兩個飯 |
「是這樣的﹐餐牌印錯而已。」但同樣的食品名稱無論以中文或英文印製也是有兩個「飯」字的﹐加上餐牌內至少有兩個套餐有這個問題存在﹐怎會是「印錯」那麼簡單 相信該店自開業以來也一直沿用這個餐牌﹐因此建議店方應該盡快作出修改﹐以免繼續引起顧客的誤會﹐給人取巧的感覺。幸好店方在回應方面也頗為友善的﹐而除了這點外﹐店方的服務水平也屬中上水準的。
豪大香雞排 – 沒有了飯的雞排﹐第一感覺當然是失望的﹐加上賣相和真正的豪大大雞排完全不同﹐單看炸粉份量便已少很多﹐可謂未吃先失望。可是﹐在未有期望下吃了一口後﹐卻發覺雞排肉汁相當豐富﹐來自雞肉和皮的味道亦相當惹味﹐所洒下的調味粉份量也恰到好處﹐是討人喜歡的一款炸雞排。
肉燥飯 – 一碗滿滿的白飯﹐表面上看來肉燥份量甚多﹐賣相甚為吸引。肉燥味道不算太正宗﹐反而更像港式的麵豉肉粒﹐但味道是不俗的。白飯粒粒分明﹐但店方大抵是太慷慨的關係﹐白飯的份量多了些﹐比較之下跟肉燥的比例便越吃越少了。向店方反映過這個問題﹐要求增添少許醬汁﹐店員便以非常友善的態度回應﹐從廚房拿來的﹐更不只是醬汁﹐而是肉燥﹐令我們喜出望外﹐是一個加分位。
![]() |
追加的肉燥﹐是加分位 |
珍珠奶茶 – 午餐飲品只包括港式咖啡/奶茶和台式紅茶/綠茶﹐於是便加了 $8 來換取這杯珍珠奶茶 (少冰)。飲品送到面前時﹐看到賣相便非常失望﹐份量只是整個杯子的一半多一點﹐加上冰塊和珍珠在內﹐實際茶的份量可想而知﹔賣相方面﹐亦是令人失望的﹐完全沒有珍珠奶茶應有的茶色﹐可算是全白色﹐還以為來錯了茉香珍珠奶茶。但是﹐喝一口卻發覺茶味相當濃郁﹐還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茶香﹐相信是店方選用茶葉的配方有關﹔珍珠方面﹐味道微甜﹐Q 度充足﹐令這杯珍珠奶茶喝得非常稱心﹐是賣相跟味道相反的罕有例子﹐如店方能夠改善份量的問題﹐相信這裡的珍珠奶茶可吸引不少台式茶迷的光顧。
![]() |
珍珠 Q 度足夠 |
府城鹽酥雞 – 這是午市套餐沒有的選擇﹐單點價格為 $42﹐下午茶餐則只需 $28, 還附送一杯台式飲品 (即午市套餐要另加 $8 那類)﹐對我這個「鹽酥雞控」來說簡直是天大喜訊。相比起之前的炸雞排﹐這裡的鹽酥雞賣相跟寶島當地的十分神似﹐從賣相來看﹐跟炸雞排並不是同出一徹 (實在太多沒有誠意的店子會將兩者混為一體)﹐鹽酥雞經調味和油炸後﹐並沒有追加調味粉﹐鹹度剛好﹐肉汁同樣地豐富﹐只是略嫌油膩了一點﹐如隔油過程做長一點會更好﹔以九層塔伴碟的做法亦不是太多香港店子有的﹐份量亦頗多﹐增強了鹽酥雞的香味。
![]() |
九層塔是靈魂所在 |
嘉義雞肉飯配壹臺麵線 – 汲取了之前「取巧」的經驗﹐相信選擇一飯配一麵的套餐不會來少一個飯吧?
嘉義雞肉飯是另一款個人十分喜愛的台式美食﹐但要找好吃的﹐比肉燥飯和滷肉飯更難﹐數個月前到台北旅行﹐卻給我在鬍鬚張吃到了一碗頗具質素的。這裡的雞肉飯竟然帶給我們一個驚喜﹗雞肉非常嫩滑﹐面層的炸洋蔥更是整碗飯的神髓﹐惹味無窮﹐倆者的化學作用令白飯吃來好像多了些汁﹐就算白飯份量仍然偏多﹐也總算跟雞肉在比例上有些平衡。
![]() |
炸洋蔥是精髓所在 |
壹臺麵線 – 這款食品當然令人想起西門町的名店阿宗麵線﹐相比之下﹐這個麵線的湯底酸度略少﹐而胡椒味則略重﹐麵身略硬和分明﹐對不太喜愛醋味的朋友來說是好事﹐但對於吃慣阿宗麵線的朋友應該若有所失﹐但至少這個麵線的風味也有八九成神似﹔麵線中還有數片大腸﹐味道亦不俗。
是日二人吃了共三個套餐後﹐只能捧著肚子離開﹐感覺十分滿足﹐合共花費 $142﹐如此質素﹐性價比甚高。
最後也要再一次讚揚這裡的服務﹐店員們都是面帶笑容﹐態度非常友善﹐最重要的是會觀察每檯客人的情況而主動提出顧客的確實需要 (而不是只顧著硬銷)﹐加上本港好的台灣店子實在不多﹐假如店方能夠在適當的地方作出改善的話﹐相信必能殺出一條血路。
---
壹臺
新蒲崗太子道東 638 號譽港灣 Mikiki 商場 LG 樓 7 號舖
3579 4248
Subscribe to:
Posts (Atom)